added books

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:
Jason Tian 2022-06-05 18:19:16 +08:00
parent ea56b03408
commit df19ffe0b5
11 changed files with 324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

View File

@ -0,0 +1,35 @@
+++
title = "相约星期二"
date = 2022-06-04T17:41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4T17:41:00+00:00
tags = ["podcast"]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"
description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summary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url = "/xyxqe-1.html"
duration =
length =
external_mp3 = "yes"
mp3 = "ting.shufang.org/xiang-yue-xing-qi-er/tuesdays-with-morrie_01_v2.mp3"
books = "xyxqe"
readers = "tangtang"
+++
> 作者:(美)米奇·阿尔博姆
>
> 朗读者:糖糖
莫里是一位年逾七旬身患绝症的社会学心理教授1994 年,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因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与自己的学生,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・阿尔博姆相约,每个星期二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,课程的名字是人生,课程的内容是这位社会学教授对人生宝贵的思考,课程总共上了十四周,最后一堂是老人的葬礼。
老人谢世后,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,定名为《相约星期二》。书中涉及有关世界与死亡,家庭与感情,金钱与永恒的爱等人生永远的话题。该书一出,立即引起全美的轰动,连续 40 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。中译本出版后,也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―――感召力是没有国界的。
作家余秋雨在此书的序言中说:“他把课堂留下了,课堂越变越大,现在延伸到了中国。我向过路的朋友们大声招呼:来,值得进去听听。”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1 集](./xyxqe-1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2 集](./xyxqe-2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3 集](./xyxqe-3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4 集](./xyxqe-4.html)

View File

@ -0,0 +1,35 @@
+++
title = "相约星期二"
date = 2022-06-04T17:42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4T17:42:00+00:00
tags = ["podcast"]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"
description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summary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url = "/xyxqe-2.html"
duration =
length =
external_mp3 = "yes"
mp3 = "ting.shufang.org/xiang-yue-xing-qi-er/tuesdays-with-morrie_02_v2.mp3"
books = "xyxqe"
readers = "tangtang"
+++
> 作者:(美)米奇·阿尔博姆
>
> 朗读者:糖糖
莫里是一位年逾七旬身患绝症的社会学心理教授1994 年,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因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与自己的学生,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・阿尔博姆相约,每个星期二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,课程的名字是人生,课程的内容是这位社会学教授对人生宝贵的思考,课程总共上了十四周,最后一堂是老人的葬礼。
老人谢世后,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,定名为《相约星期二》。书中涉及有关世界与死亡,家庭与感情,金钱与永恒的爱等人生永远的话题。该书一出,立即引起全美的轰动,连续 40 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。中译本出版后,也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―――感召力是没有国界的。
作家余秋雨在此书的序言中说:“他把课堂留下了,课堂越变越大,现在延伸到了中国。我向过路的朋友们大声招呼:来,值得进去听听。”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1 集](./xyxqe-1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2 集](./xyxqe-2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3 集](./xyxqe-3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4 集](./xyxqe-4.html)

View File

@ -0,0 +1,35 @@
+++
title = "相约星期二"
date = 2022-06-04T17:43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4T17:43:00+00:00
tags = ["podcast"]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"
description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summary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url = "/xyxqe-3.html"
duration =
length =
external_mp3 = "yes"
mp3 = "ting.shufang.org/xiang-yue-xing-qi-er/tuesdays-with-morrie_03_v2.mp3"
books = "xyxqe"
readers = "tangtang"
+++
> 作者:(美)米奇·阿尔博姆
>
> 朗读者:糖糖
莫里是一位年逾七旬身患绝症的社会学心理教授1994 年,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因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与自己的学生,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・阿尔博姆相约,每个星期二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,课程的名字是人生,课程的内容是这位社会学教授对人生宝贵的思考,课程总共上了十四周,最后一堂是老人的葬礼。
老人谢世后,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,定名为《相约星期二》。书中涉及有关世界与死亡,家庭与感情,金钱与永恒的爱等人生永远的话题。该书一出,立即引起全美的轰动,连续 40 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。中译本出版后,也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―――感召力是没有国界的。
作家余秋雨在此书的序言中说:“他把课堂留下了,课堂越变越大,现在延伸到了中国。我向过路的朋友们大声招呼:来,值得进去听听。”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1 集](./xyxqe-1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2 集](./xyxqe-2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3 集](./xyxqe-3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4 集](./xyxqe-4.html)

View File

@ -0,0 +1,35 @@
+++
title = "相约星期二"
date = 2022-06-04T17:44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4T17:44:00+00:00
tags = ["podcast"]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"
description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summary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url = "/xyxqe-4.html"
duration =
length =
external_mp3 = "yes"
mp3 = "ting.shufang.org/xiang-yue-xing-qi-er/tuesdays-with-morrie_04_v2.mp3"
books = "xyxqe"
readers = "tangtang"
+++
> 作者:(美)米奇·阿尔博姆
>
> 朗读者:糖糖
莫里是一位年逾七旬身患绝症的社会学心理教授1994 年,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因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与自己的学生,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・阿尔博姆相约,每个星期二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,课程的名字是人生,课程的内容是这位社会学教授对人生宝贵的思考,课程总共上了十四周,最后一堂是老人的葬礼。
老人谢世后,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,定名为《相约星期二》。书中涉及有关世界与死亡,家庭与感情,金钱与永恒的爱等人生永远的话题。该书一出,立即引起全美的轰动,连续 40 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。中译本出版后,也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―――感召力是没有国界的。
作家余秋雨在此书的序言中说:“他把课堂留下了,课堂越变越大,现在延伸到了中国。我向过路的朋友们大声招呼:来,值得进去听听。”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1 集](./xyxqe-1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2 集](./xyxqe-2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3 集](./xyxqe-3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4 集](./xyxqe-4.html)

View File

@ -0,0 +1,31 @@
+++
title = "一路走来一路读"
date = 2022-06-03T17:41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3T17:41:00+00:00
tags = ["podcast"]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书籍是人类思想的载体"
description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summary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url = "/ylzlyld-1.html"
duration =
length =
external_mp3 = "yes"
mp3 = "ting.shufang.org/yi-lu-zou-lai-yi-lu-du/reading-on-the-road_01_v1.mp3"
books = "ylzlyld"
readers = "xiali"
+++
> 作者:林达/李晓林
>
> 朗读者:夏利
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,开拓初期的日子里,又惟求能速速安顿,因而村镇都因陋就简,也就始终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。可是,逛得多了,觉得症状国也有它特别的韵味。它的开拓者中有着一批来自欧洲的思想者。他们从欧洲传承的思想,到了北美的荒原上,褪尽精美修饰,却有了实实在在的精神。这是林达最新的一本关于美国、欧洲的风土人情、历史、文明和社会的书。作者延续一贯的创作风格,对美国及欧洲几十个著名的城市与乡村、人物与事件作了贯穿历史的透视,以轻松的阅读来深刻理解欧美的历史和社会。林达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旅程――知识与思考、智慧与大度造就了善于观察和阅读的眼睛。通过作者犀利的目光和委婉的笔触,一个个发生在异国的故事透射出了历史文化、战乱风云、文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信息。随着作者的引领,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的新境界徐徐展开。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1 集](./ylzlyld-1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2 集](./ylzlyld-2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3 集](./ylzlyld-3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4 集](./ylzlyld-4.html)

View File

@ -0,0 +1,31 @@
+++
title = "一路走来一路读"
date = 2022-06-03T17:42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3T17:42:00+00:00
tags = ["podcast"]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书籍是人类思想的载体"
description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summary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url = "/ylzlyld-2.html"
duration =
length =
external_mp3 = "yes"
mp3 = "ting.shufang.org/yi-lu-zou-lai-yi-lu-du/reading-on-the-road_02_v1.mp3"
books = "ylzlyld"
readers = "xiali"
+++
> 作者:林达/李晓林
>
> 朗读者:夏利
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,开拓初期的日子里,又惟求能速速安顿,因而村镇都因陋就简,也就始终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。可是,逛得多了,觉得症状国也有它特别的韵味。它的开拓者中有着一批来自欧洲的思想者。他们从欧洲传承的思想,到了北美的荒原上,褪尽精美修饰,却有了实实在在的精神。这是林达最新的一本关于美国、欧洲的风土人情、历史、文明和社会的书。作者延续一贯的创作风格,对美国及欧洲几十个著名的城市与乡村、人物与事件作了贯穿历史的透视,以轻松的阅读来深刻理解欧美的历史和社会。林达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旅程――知识与思考、智慧与大度造就了善于观察和阅读的眼睛。通过作者犀利的目光和委婉的笔触,一个个发生在异国的故事透射出了历史文化、战乱风云、文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信息。随着作者的引领,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的新境界徐徐展开。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1 集](./ylzlyld-1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2 集](./ylzlyld-2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3 集](./ylzlyld-3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4 集](./ylzlyld-4.html)

View File

@ -0,0 +1,31 @@
+++
title = "一路走来一路读"
date = 2022-06-03T17:43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3T17:43:00+00:00
tags = ["podcast"]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书籍是人类思想的载体"
description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summary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url = "/ylzlyld-3.html"
duration =
length =
external_mp3 = "yes"
mp3 = "ting.shufang.org/yi-lu-zou-lai-yi-lu-du/reading-on-the-road_03_v1.mp3"
books = "ylzlyld"
readers = "xiali"
+++
> 作者:林达/李晓林
>
> 朗读者:夏利
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,开拓初期的日子里,又惟求能速速安顿,因而村镇都因陋就简,也就始终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。可是,逛得多了,觉得症状国也有它特别的韵味。它的开拓者中有着一批来自欧洲的思想者。他们从欧洲传承的思想,到了北美的荒原上,褪尽精美修饰,却有了实实在在的精神。这是林达最新的一本关于美国、欧洲的风土人情、历史、文明和社会的书。作者延续一贯的创作风格,对美国及欧洲几十个著名的城市与乡村、人物与事件作了贯穿历史的透视,以轻松的阅读来深刻理解欧美的历史和社会。林达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旅程――知识与思考、智慧与大度造就了善于观察和阅读的眼睛。通过作者犀利的目光和委婉的笔触,一个个发生在异国的故事透射出了历史文化、战乱风云、文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信息。随着作者的引领,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的新境界徐徐展开。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1 集](./ylzlyld-1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2 集](./ylzlyld-2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3 集](./ylzlyld-3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4 集](./ylzlyld-4.html)

View File

@ -0,0 +1,31 @@
+++
title = "一路走来一路读"
date = 2022-06-03T17:44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3T17:44:00+00:00
tags = ["podcast"]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书籍是人类思想的载体"
description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summary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url = "/ylzlyld-4.html"
duration =
length =
external_mp3 = "yes"
mp3 = "ting.shufang.org/yi-lu-zou-lai-yi-lu-du/reading-on-the-road_04_v1.mp3"
books = "ylzlyld"
readers = "xiali"
+++
> 作者:林达/李晓林
>
> 朗读者:夏利
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,开拓初期的日子里,又惟求能速速安顿,因而村镇都因陋就简,也就始终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。可是,逛得多了,觉得症状国也有它特别的韵味。它的开拓者中有着一批来自欧洲的思想者。他们从欧洲传承的思想,到了北美的荒原上,褪尽精美修饰,却有了实实在在的精神。这是林达最新的一本关于美国、欧洲的风土人情、历史、文明和社会的书。作者延续一贯的创作风格,对美国及欧洲几十个著名的城市与乡村、人物与事件作了贯穿历史的透视,以轻松的阅读来深刻理解欧美的历史和社会。林达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旅程――知识与思考、智慧与大度造就了善于观察和阅读的眼睛。通过作者犀利的目光和委婉的笔触,一个个发生在异国的故事透射出了历史文化、战乱风云、文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信息。随着作者的引领,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的新境界徐徐展开。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1 集](./ylzlyld-1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2 集](./ylzlyld-2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3 集](./ylzlyld-3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4 集](./ylzlyld-4.html)

28
content/posts/xyxqe.md Normal file
View File

@ -0,0 +1,28 @@
+++
title = "相约星期二"
date = 2022-06-04T17:45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4T17:45:00+00:00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"
description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summary = "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,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。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:矛盾、迷茫、不成熟、活着感到累,有的甚至想自杀……而且,年轻人还不够明智。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。衰老并不就是衰败,它是成熟。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,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,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,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。"
url = "/xyxqe.html"
+++
> 作者:(美)米奇·阿尔博姆
>
> 朗读者:糖糖
莫里是一位年逾七旬身患绝症的社会学心理教授1994 年,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因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与自己的学生,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・阿尔博姆相约,每个星期二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,课程的名字是人生,课程的内容是这位社会学教授对人生宝贵的思考,课程总共上了十四周,最后一堂是老人的葬礼。
老人谢世后,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,定名为《相约星期二》。书中涉及有关世界与死亡,家庭与感情,金钱与永恒的爱等人生永远的话题。该书一出,立即引起全美的轰动,连续 40 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。中译本出版后,也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―――感召力是没有国界的。
作家余秋雨在此书的序言中说:“他把课堂留下了,课堂越变越大,现在延伸到了中国。我向过路的朋友们大声招呼:来,值得进去听听。”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1 集](./xyxqe-1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2 集](./xyxqe-2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3 集](./xyxqe-3.html)
[《相约星期二》第 04 集](./xyxqe-4.html)

24
content/posts/ylzlyld.md Normal file
View File

@ -0,0 +1,24 @@
+++
title = "一路走来一路读"
date = 2022-06-03T17:45:00+00:00
lastmod = 2022-06-03T17:45:00+00:00
draft = false
subtitle = "书籍是人类思想的载体"
description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summary = "我不知道为什么,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,我只知道,看一看世界,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。我对自己说,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。心里明知这不可能,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——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。"
url = "/ylzlyld.html"
+++
> 作者:林达/李晓林
>
> 朗读者:夏利
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,开拓初期的日子里,又惟求能速速安顿,因而村镇都因陋就简,也就始终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。可是,逛得多了,觉得症状国也有它特别的韵味。它的开拓者中有着一批来自欧洲的思想者。他们从欧洲传承的思想,到了北美的荒原上,褪尽精美修饰,却有了实实在在的精神。这是林达最新的一本关于美国、欧洲的风土人情、历史、文明和社会的书。作者延续一贯的创作风格,对美国及欧洲几十个著名的城市与乡村、人物与事件作了贯穿历史的透视,以轻松的阅读来深刻理解欧美的历史和社会。林达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旅程――知识与思考、智慧与大度造就了善于观察和阅读的眼睛。通过作者犀利的目光和委婉的笔触,一个个发生在异国的故事透射出了历史文化、战乱风云、文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信息。随着作者的引领,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的新境界徐徐展开。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1 集](./ylzlyld-1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2 集](./ylzlyld-2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3 集](./ylzlyld-3.html)
[《一路走来一路读》第 04 集](./ylzlyld-4.html)

View File

@ -2,3 +2,11 @@
./content/podcast/qwdy-2.md
./content/podcast/qwdy-3.md
./content/podcast/qwdy-4.md
./content/podcast/xyxqe-1.md
./content/podcast/xyxqe-2.md
./content/podcast/xyxqe-3.md
./content/podcast/xyxqe-4.md
./content/podcast/ylzlyld-1.md
./content/podcast/ylzlyld-2.md
./content/podcast/ylzlyld-3.md
./content/podcast/ylzlyld-4.md